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
科创板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后备军再添一员,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拉股份”)首发申请获得受理。
按照计划,奥拉股份此次拟公开发行新股不超过8334万股,募资不超过30.07亿元。奥拉股份产品线较为单一,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公司来自于时钟芯片的销售收入占比均在86%以上。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20年末和2021年初,奥拉股份向员工实施股权激励,七大员工持股平台以1元/出资额的低价获得公司股份。同时,公司也以同样的价格向外部投资者转让股份,原因在于该外部投资者向公司介绍了境外收购印度奥拉的商业机会。
但需要注意的是,印度奥拉的收购成效并不理想。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印度奥拉的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1.64亿元。而因低价转让股权,奥拉股份需承担的公允价值差额部分由公司列入到股份支付费用进行摊销,这使得奥拉股份在近三年半的时间内累计亏损15.36亿元,其中股份支付费用就高达18.5亿元。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外部投资者地板价入股涉嫌利益输送
据招股书介绍,奥拉股份成立之前,公司实控人WANG YINGPU曾计划将其登记为外商投资企业。2018年5月,公司实际控制人指示ZHANG YI代为设立奥拉股份的前身奥拉有限。当年9月,控股平台奥拉投资成立,无需再由ZHANG YI继续代持,ZHANG YI将其持有的奥拉有限所有出资额(均未实缴)以0元的价格转让给由WANG YINGPU控制的奥拉投资,并由奥拉投资继续履行出资义务,由此解除了相关代持。
2019年初,奥拉股份的股东变更为奥拉投资和双成投资两家,持股比例分别为80%、20%。直至2020年12月,奥拉股份发生股权转让,双成投资将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转让给宁波奥吉芯、宁波奥如芯、宁波奥意芯等三家员工持股平台及宁波双全。三个月后,奥拉投资则继续向Key Brilliance等四大员工持股平台转让所持公司股份。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上述两笔股权转让中,七个员工持股平台均以1元/出资额的低价受让公司股份。同时,外部投资者Peng Capital、青岛海阔天空也以同样的低价实现对奥拉股份的入股,获得股份比例分别为1%、1.4%。
对此,奥拉股份解释称,主要是二者向公司实控人推荐了境外收购印度奥拉的商业机会,并协助完成对印度奥拉的收购,根据约定,公司实际控制人通过奥拉投资按照1元/出资额的价格向其转让股权。
由于上述七个员工持股平台及对外转让的股份为低价转让,奥拉股份需要在自身的财务报表中计提股份支付费用,而此部分股份支付费用也正是奥拉股份发生亏损的核心原因。
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拉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4.05亿元、5.02亿元、2.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93万元、681.75万元、-10.96亿元、-4.66亿元。
其中,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拉股份分别确认了1.62亿元、12.04亿元、4.85亿元的股份支付费用,合计为18.5亿元,使得公司在近三年半的时间内累计亏损15.36亿元。
若剔除股份支付金额之后,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拉股份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8.42万元、1.49亿元、9762.63万元、1423.91万元。其中,2021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4.3%,业绩表现依旧不稳定。
令人质疑的是,对员工实施股权激励的目的在于留住核心人才,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而外部投资者低价实现对公司的入股,受让价格低于公司股票公允价值,此部分差额需要由公司承担。奥拉股份以此换取收购机会,但实际上其在2018年收购的印度奥拉经营业绩颇为糟糕,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印度奥拉的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1.64亿元。截至今年6月末,奥拉股份因收购印度奥拉产生商誉1.98亿元,占公司资产的28.65%。
供应商及下游客户集中度双高
成立四年以来,奥拉股份的产品线已包含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射频芯片四大类,还对外提供IP授权服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奥拉股份的业务存在高度集中的现象。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拉股份来自于时钟芯片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27%、97.16%、95.96%、86.58%。
尽管奥拉股份一直也对外提供半导体IP授权服务,但各报告期内,该项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3.54%、2.79%、3.65%、4.26%,贡献度并不高。同时,2021年开始奥拉股份新增电源管理芯片和传感器芯片两大业务,今年上半年,这两项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0.14%、0.44%,贡献度也微乎其微。
除了产品线单一之外,奥拉股份的客户集中度也较高。据奥拉股份介绍,公司的芯片产品已进入客户A、中兴通讯、诺基亚、思科、锐捷网络等一系列知名厂商的供应链体系,时钟芯片产品已成为龙芯中科、飞腾信息CPU参考设计配套芯片。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奥拉股份对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合计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6.55%、98.93%、98.01%、97.13%。其中,公司来自于客户A的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92.45%、79.94%、62.81%,“大客户”依赖症颇为突出。
不及如此,依靠单一大客户的奥拉股份应收账款规模大幅攀升。各报告期末,奥拉股份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877.61万元、1160.27万元、2.18亿元、1.75亿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9.03%、2.86%、43.30%、39.54%(年化)。
在上游供应端,奥拉股份对于主要供应商同样存在依赖。各报告期,公司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当期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0%、99.96%、99.02%、97.03%。这就意味着,如果与上下游的大客户、大供应商合作出现问题,这对于奥拉股份都将造成致命打击。
上一篇
倚天屠龙记2